5月23日,消费者权益与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举办“预付式消费纠纷审判实务”专题培训。专委会主任芦云、部分委员及律师参加。副主任周勤华主持。
图为培训现场
芦云表示,随着预付式消费模式普及,相关法律纠纷呈现多发态势。此次培训旨在帮助律师群体精准把握审判实务要点,切实提升消费维权案件代理水平。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资深法官秦雅维以“预付式消费纠纷审判实务疑难解析”为题进行授课。她结合典型案例,系统梳理了格式条款效力认定、举证责任分配、经营者责任界定等实务难点,并深入解读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适用要点。
与会人员围绕“经营者停业后责任追偿”“仲裁约定条款无效”“预付卡限制有效期有效性判定”“律师代理工作中证据收集”等实务问题,展开专业讨论。
培训采用“法官视角 + 律师实务”的双向对话模式,内容涵盖审判理念的深度阐释及具体案件的操作指引,对提升消费维权案件的代理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为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