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您所在的位置:首都律师 > 正文
圆桌对话④|京律风采 迈向全球:建设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3日 9时41分  作者:北京市律师协会

京律风采 迈向全球:

建设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


新时代 新征程 新跨越

北京律师行业发展主题活动

于近日圆满举行

活动设置了五场圆桌对话

邀请了多家不同规模

律师事务所的资深管理者

聚焦不同主题

分享经验、交流探讨、共话发展


今天,一起来看第四场

京律风采 迈向全球

建设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

主题圆桌对话精彩内容

↓↓↓

202412_1734054254326.jpeg


本期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如何打造国际一流的律师事务所、如何在全球法律服务市场上立足,成为每一位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第四场圆桌对话以“京律风采 迈向全球:建设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为题,邀请了四家不同发展模式律所的资深管理者共同探讨中国律所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主持人:


202412_1734054289757.jpeg

杨晨

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与谈嘉宾:


 邱建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李伟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黄滔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王彦峰

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合伙人





杨晨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律师积极投身于国际法律事务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拓展服务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每家律师事务所到每名执业律师,整个律师行业都在思索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建设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请四位嘉宾分别介绍所在律所国际化过程中战略制定、专业提升、人才培养、律所管理等方面制度的特点。

邱建



我认为国际化对于中国律所而言确实是恰逢其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量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融资、并购、跨境技术合作、跨境贸易,足迹遍布五大洲四大洋,在非洲矿业、东南亚制造业、欧美高科技行业等领域都能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跟随客户走出国门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国际法律服务,使得中国律所具备了国际化的前提。

在进行国际化建设过程中,我认为可以考虑以下三种策略构建国际法律服务团队:一是与境外律师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法律服务。二是在业务比较多的国家,与当地比较优质的“好友所”形成紧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无缝”的法律服务。三是在中国客户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如东京、纽约、伦敦等城市,中国律所可以考虑在当地设立直营办公室。

国际化的一流律所具有一些共性:其一,内部管理机制完善、科学,内部职能机构健全、高效;其二,国际化服务网络比较完整、布局比较全面;其三,在主要业务领域有所建树,比如资本市场、并购、争议解决等;其四,拥有非常优质、稳定的客户群体。

李伟



律所的国际化与专业化是个宏大的课题,我根据近年来的经验作出分享。第一,国际化的重中之重是人才。法律服务本质上是专业化服务,人才是律所的核心。应当强调人才对律所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感,在组建办公机构的过程中,应当优先选择对中国、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律师事务所管理体制认同的人。第二,专业化建设要紧盯客户需求。近几年,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为趋势,从早期比较简单的进出口业务,到现在的企业境外融资等需求,都需要中国律师的力量。第三,针对客户出海的重点区域,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业务,可以结合客户出海的热门方向对这些区域的法治环境作出梳理,对客户事前予以风险提示,事后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有机会、有担当的中国律师要勇于走出业务领域的舒适区迎接新挑战,逐渐积累经验,打出自身品牌,相信定能在国际上拥有一席之地。

黄滔



在打造国际化团队方面,我分享三点:第一,文化差异。无论是为不同法域的客户提供服务,还是由不同法域的律师为客户提供服务,法律服务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律师的职业技能、专业经验、代表案例等方面,跨文化合作的默契程度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二,文化自信。中国律所“走出去”的过程中,在文化融合方面一定要坚持“以我为主”。中国文化是一种和而不同、包容欣赏的文化,和而不同的首要前提是“和”,找到共同的远景和价值观对律所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第三,人才培养。金杜推出了“百人计划”,在全球办公室间相互派遣合伙人和律师,促进交流合作。我们相信实战是培养律师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百人计划”中培养的年轻律师及合伙人很多已经成为金杜涉外业务、跨境业务的主力军。

王彦峰



作为国际律师事务所中国业务的负责人,我从中国人的视角和大家分享国际律师事务所的管理。

国际律师事务所的管理策略强调人员、财务和内部制度的严格一体化,以确保能够在全球多个业务领域均表现强劲,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在整体管理方面,高伟绅实行横向和纵向管理,业务支持团队和职能部门都要向地区区域总部以及全球总部汇报。在人员管理方面,高伟绅的招聘、薪酬和奖金均遵循全球统一标准,人事和财务团队直接向地区区域总部或全球总部汇报,这在体现属地管理制度的同时,也确保了全球标准的一致性。合伙人的选拔和晋升遵循全球统一的高标准,经过面试、考试以及全球合伙人投票,才能成为高伟绅全球合伙人。这样培养出来的合伙人对制度充分认可,也能够在这套制度下实现个人发展。在财务管理方面,高伟绅实行严格的一体化管理制度,各办公室的收入汇总至一个“池子”。授薪合伙人几年后可以成为权益合伙人,后者根据合伙人的贡献和能力自动晋升或降级。在管理制度方面,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同时,结合国际特点保持竞争优势。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体现了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全球视野,也展示了其在适应不同地区文化和法律环境方面的灵活性。




杨晨



在探讨构建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的议题中,除了关注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等自身建设的传统问题外,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新问题,例如如何将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与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统筹推进相结合、法律科技和人工智能是否为加速建设国际一流律所提供了机遇、如何有效地推进品牌建设工作等。针对这些议题,期待聆听各位嘉宾的深刻见解和宝贵经验,以促进共同分享和学习,进一步推动律师事务所的国际化进程。

邱建



谈到法律与科技,我的体会是:第一,AI的出现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交易律师而言,在我做尽职调查、案例检索甚至撰写交易文件的时候,AI软件可以提供很多助力。第二,在处理国际业务时,AI工具能够迅速提供当地的基本信息,帮助中国律师快速掌握当地法律、商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中国律师协调当地律师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提供便捷。第三,AI工具在内部管理优化和资源整合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中伦所最近上线的信息共享系统能够对所有合作过的境外律师、财务顾问和会计师进行内部评价,在未来的项目中可以更精准地遴选当地中介机构。

李伟



在国家大力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律师在涉外法治领域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发挥作用:第一,不论在融资、贸易还是争议解决等各类业务中,中国律师都应维护好每个项目、客户和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第二,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和律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中国律师在律师组织和国际仲裁机构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中国律师要更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第三,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对外交往,参与这些项目不仅对国家发展有所贡献,也是律师个人能力锻炼的良机。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这些业务,共同为国家涉外法治发展贡献力量。

黄滔



律所的本地化实际上也是律所律师提供当地法律服务的能力。我主要介绍两点:第一,大部分律所国际化的方式是采取联盟的方式,我认为寻找伙伴的时候一定要“门当户对”,不仅仅是业务品种、业务收入、人员规模等方面,更多的是要有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第二,联盟形成内部共识至关重要。以金杜为例,当我们实质性迈出国际化这一步的时候,许多过去的合作伙伴转变为了竞争对手,我们的合伙人必须从依赖推荐业务转向以中国客户为中心或直接服务境外客户获取业务。这离不开全体合伙人的共识,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国际化的进程将充满挑战。

王彦峰



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律师事务所,高伟绅的合伙人在品牌建设和维护等方面都有所共识,在合伙人的选拔和内部管理上都致力于维护品牌文化和价值。高伟绅历经200多年,仍然坚持共同的文化和愿景,不断反思和总结,以应对激烈的竞争,继续发展百年律所。

打开微信扫一扫
通过手机分享
主办单位:北京市律师协会技术支持热线:010-65155090
京ICP备1501244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312号